论文信息“佛教的业力概念及其对当今越南人道德教育的意义”,作者是越南佛教协会会长阮氏蝶(Thich Tu An),宗教学专业。1. 学生姓名:Nguyen Thi Diep (Thich Tu An)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66 年 1 月 14 日。 4. 出生地点:河内。 5. 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 2007 年 11 月 2 日第 2551/2007 号 QĐ XHNV-KH&SĐH 号关于承认学生的决定 6. 培养过程的变化:无 7. 论文题目名称:佛教的业力观念及其对当今越南人民道德教育的意义。 8. 专业:宗教学;代码:60.22.90 9. 科学主管:Nguyen Thanh Binh 博士。 10.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为人们提供新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从而平息愤怒和不义的欲望,从而消除恶业和不道德的行为,看到每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重要作用、责任和价值。同时,它帮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人类生活,特别是认识自己。修善根,为自己、为群体、为社会带来利益。为构建既承载民族文化特征又具有现代意义的道德价值体系作出贡献。 11.实用性:可作为教学资料或用于实践课的讨论交流;或者把这些内容穿插在公民教育中去开展,或者以“学做人”活动故事的形式,纳入到学生或者青少年的教育计划中,可以读《高尚的心》里的故事,或者上《因果或业力》的课。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无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无
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全名:Nguyen Thi Diep(Thich Tu An)。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66年1月14日 4. 出生地:河内 5. 学生认证决定编号2551/2007/QD XHNV-KH&SDH,2007年11月2日 6. 培训课程变更: 7. 论文题目:佛教的因果观念及其对当今越南公民道德教育的意义。 8. 专业:宗教学 编号:60 22 90 9. 科研导师:阮青平博士 10. 论文摘要:本论文将提供一种新的人生价值观和态度,减少仇恨、不正当欲望,消除恶业、不道德行为,实现每个人自身、他人和社会的作用、责任和重要价值。同时,也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人生,特别是自身,修善以回馈自身、群体和社会,为构建既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又具有时代性的道德价值体系作出贡献。 11.实际应用:本论文可作为培训材料或课堂讨论题目;或者可以将其添加到公民教育科目或教育学生的计划中,以故事的形式,如“学会成为一个好公民”或一些故事“高尚的灵魂”或关于“因果”或“因果报应”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