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V:社会保护机构中青少年的行为障碍

星期日 - 2017年11月12日 22:44

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姓名:黎氏香寿  

2.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92年8月27日。出生地点:河内市Ung Hoa

5. 越南河内国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校长于 2015 年 12 月 31 日颁发的学生认可决定第 3683/2015/QD-XHNV 号。

6. 培训流程是否有变化:否

7.论文题目名称:社会保护机构中青少年的行为障碍

8. 专业:心理学 代码:60.31.04.01

9. 科学指导老师:TS。阮巴达,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0.论文成果总结:

(1)社会保护机构中青少年的品行障碍,被理解为一种多次重复的行为模式,在这种行为中,他人的基本权利、社会规范(适合10-18岁)或儿童所居住的保护机构的规则受到侵犯。患有品行障碍的儿童经常会打架、虐待动物或他人、破坏财物、玩火、偷窃、经常撒谎、逃学、离家出走、经常烦躁和言语挑衅。有行为障碍或违反社会期望的儿童(10-18岁);经常表现出比同龄人更严重的恶作剧行为或对成年人(母亲/阿姨或中心管理员)表现出叛逆行为。此外,这些症状必须持续六个月才能符合品行障碍的诊断标准。

(2)社会保护机构中居住的未成年人,存在攻击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等行为障碍迹象。

(3)缺乏沟通能力、情绪低落、对家庭环境的负面感受和想法以及欺凌等都是导致社会保护机构中青少年行为障碍恶化的因素。

(4) 相互支持、亲密朋友数量、每周与亲密朋友玩耍的次数、保护机构内的集体活动、与家人的联系是减少社会保护机构内青少年行为障碍的影响因素。

11.实际应用: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广大社会保护机构为心理障碍儿童,特别是社会保护机构中的未成年人群体提供预防和支持性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如果有条件和时间,我们再研究该研究问题的其他方面。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无

 

硕士论文信息

1. 全名:Le Thi Huong Tho 2. 性别:女

3.出生日期:8月27日1992年4月出生地:河内市Ung Hoa

5.录取决定编号:3683/2015/QD-XHNV 日期:2015 年 12 月 31 日,由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签发

6. 学术流程变化:无

7. 正式论文题目:社会保护机构中青少年的行为障碍

8. 专业:心理学 代码:60.31.04.01

9. 指导教师: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阮伯达博士

10. 论文成果总结:

(1)社会保护机构中青少年的行为障碍可以理解为重复行为的模式,其中侵犯了他人的基本权利、社会规范(适合10-18岁)或儿童所居住的赞助机构的规则。行为障碍儿童打架、虐待动物或他人、破坏、放火、偷窃、经常撒谎、逃学、离家出走、经常表现出煽动性、言语挑衅等行为的发生率很高。表现出暴力行为或违背社会期望的儿童(10-18岁)的行为往往比在普通同龄人中的顽皮行为或反抗成年人(母亲/阿姨或中心管理人员)的行为更为严重。此外,这些症状必须持续六个月才有资格诊断为行为障碍。

(2)社会保护机构中的青少年存在攻击性行为、不当行为等行为障碍。

(3)沟通能力的缺乏、情绪低落、对家庭境况的感受和消极想法以及欺凌行为是导致社会保护机构中青少年行为障碍发生率加剧的因素。

(4) 相互支持、亲密朋友的数量、每周与亲密朋友一起玩耍的次数、设施内的集体活动、家庭联系是有助于减轻社会保护机构中青少年行为障碍的因素。

11.实践中的适用性: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一般社会保护机构为有心理障碍的儿童,特别是居住在这些机构的青少年提供预防和支持措施具有有益的参考。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如果有条件和时间,我们会对该研究问题的更多方面进行研究。

13.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无。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