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V:宣光省少数民族社区艾滋病毒/艾滋病预防交流:一种人类学方法

星期二 - 2015年8月4日 22:36

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姓名:梁英玉

2.性别:男

3.出生日期:1989年9月1日

4.出生地:宣光

5. 越南河内国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校长 2012 年 12 月 28 日第 2797/2012/QD-XHNV-SDH 号关于承认学生的决定

6. 培训流程变更:无

7.论文题目名称:“宣光省少数民族社区艾滋病毒/艾滋病预防宣传:一种人类学方法”

8. 专业:民族学 代码:60.22.70

9. 科学指导老师:TS。阮氏秋香人类学学院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越南河内国立大学

10.论文成果总结:

本论文概述了宣光省少数民族社区艾滋病毒/艾滋病预防宣传的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对艾滋病预防的认识仍然有限。从“源头”角度进行媒体分析,发现媒体官员为社会邪恶言论“贴标签”的做法不合理,忽视了媒体事后的评估活动,没有得到民众的反馈。人员配置上的兼职、职责交叉、部门间协调松散等情况,也是值得从“源头”角度思考的做法。论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语言和艾滋病毒/艾滋病当地名称的多样性以及文化不敏感的媒体材料是人们获取媒体信息的障碍。与此同时,基础设施薄弱、基层合格人才缺乏,不仅对通信服务提供商构成挑战,也对民众构成挑战。

11.实际应用:

- 为服务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干预计划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 为学者、学生、社区发展专业人士和干预沟通从业者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

进一步分析当地人对社区媒体节目的看法和态度,并与当前有关越南少数民族的论述进行比较。这种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最近有关少数民族社区的代理以及越南跨民族互动的学术争论。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

- Luong Anh Ngoc & Phan Hong Giang (2012),“从社会学和文化角度看针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暴力”,“一体化世界中家庭的现实与未来”国际会议论文集,文化信息出版社,河内,第 239-248 页。

- Luong Anh Ngoc (2015),“从标签理论和克劳德·香农传播模型看宣光省少数民族社区艾滋病预防传播的主体和客体”,民族学杂志,2015年6月号。

 

硕士论文信息

1.全名:Ngoc Luong Anh2.性别:男

3.出生日期:1989年9月1日4.出生地:宣光省

5.录取决定编号:2797/2012/QD-XHNV-SDH,日期:2012年12月28日

6. 学术流程变化:无

7. 论文正式题目:“越南宣光省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毒/艾滋病预防宣传:一种人类学方法”。

8. 专业:民族学 9. 代码:60.22.70

10. 监事:阮氏秋香博士讲师人类学学院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越南河内国立大学

11.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本论文对宣光省民族地区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进行了概述。调查结果显示当地民众对艾滋病毒/艾滋病的认识仍然有限。从“源头”角度对传播进行分析,指出传播人员使用“标签化”、以不恰当的方式谈论社会弊病、忽视传播后的评估、没有得到当地民众的反馈。传播人员兼职、责任推卸、部门间协调松散等也是当前突出的问题。研究结果还表明,语言、艾滋病毒/艾滋病当地名称的多样性以及有限的文化敏感性传播材料是当地民众在传播中获取信息的障碍。同时,地方基础设施体系薄弱、专业人才匮乏,不仅是通信提供商面临的挑战,也是接收者(当地民众)面临的挑战。

12. 实际适用性(如果有):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管理者制定适合民族地区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的政策。另一方面,研究结果也为学者、学生、传播人员提供了科学参考。

1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如有):

结合当前越南民族地区的论述,更加深入地分析当地民众对于传播节目的观念和态度。这一分析方向将有助于进一步说明最近有关越南民族地区“能动性”以及民族间互动的学术争论。

14. 论文相关出版物:

- Luong Anh Ngoc & Phan Hong Giang (2012),“从社会和文化角度看艾滋病毒感染者面临的家庭暴力”,“一体化世界中家庭的现实与未来”国际会议纪要,河内,第 239-248 页。

- Luong Anh Ngoc (2015),“从标签理论和克劳德·香农传播模型看越南宣光省少数民族地区预防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沟通发送者和接收者”,人类学杂志,第卷2015年6月。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