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全名:范秋怀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7年4月28日
4.出生地:宣光
5.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于2010年10月21日作出的第1883/2010/QD-XHNV-SDH号学生资格认定决定
6. 培训流程的变化:
7. 论文题目名称:董德本六八诗语言中的韵律、节奏和意义创造方法。
8. 专业:语言学 代码:60 22 02 40
9. 科学指导教师:阮氏芳翠博士
10.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诗歌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语言艺术。诗歌语言是一种语言中的语言,一种审美语言。诗歌语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层面,其中语音层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歌是越南传统的诗歌形式,是越南灵魂的呼吸,它源于民歌,在《传桥》中得以凝练,并经由包括董德本在内的现代诗人的才华不断焕发新生。
董德本精通传统诗歌形式,并对六八句进行了升华。谈到六八句,一方面,董德本回归民族之源,回归民族的温润深沉;另一方面,他也刻意摆脱了传统诗歌形式中常见的柔和、匀称。董德本在诗歌韵律的编排上,既遵循传统诗歌规则中音韵和谐的原则,又有所拓展,打破了韵律元素(包括音调、终音和主音)的和谐,创造出一种不受完全束缚的新型和谐。董德本在六八句诗歌的节奏编排上,既传承又创新,创新之处在于它超越了传统诗歌规则。韵律与节奏以及音韵组合相互制约,共同构成旋律,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全新旋律,极具东德本特色。在东德本的六八句诗中,节奏是韵律与音韵(韵脚)和谐统一的结果。
董德本的六八诗诗意丰富,蕴含大量美学信息,具有令人难以忘怀的力量。他运用修辞手法为六八诗构建语义,并建立了一套独特而多元的诗歌意象体系。通过对比、重复、反讽等修辞手法,诗人向读者传递了丰富的审美信息,表达了对生命和人类命运的情感、沉思和思考。董德本的诗歌意象简洁而熟悉,却能唤起人们对存在、人生和命运等诸多本体论问题的思考。此外,董德本的六八诗语言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一种“语中语”,体现在其词语、短语和诗句的运用上。这些独特的语言现象共同塑造了董德本六八诗的语言个性。
11. 实际应用:
从实践层面来看,本文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读者了解董德本对六八偈诗形式的革新所作出的贡献。通过董德本的案例,我们断言六八偈诗形式将会延续并不断发展,因为它在诗歌创作中仍然蕴含着许多新的内涵,并将被董德本及其后世诗人不断探索和传承。
1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进一步研究方向:继续研究、调查、分析越南诗歌在特定阶段的韵律、节奏和意义创造方法。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作品:无
硕士论文相关信息
1. 姓名:Pham Thu Hoai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7年4月28日 4. 出生地:宣光
5. 录取决定编号:1883/2010/QD-XHNV-SĐH,日期:2010年10月21日
6. 学术过程的变化:
7. 正式论文题目:董德本诗人《禄八》诗歌的韵律、节奏与意义创造方法。
8. 专业:语言学 9. 代码:60 22 02 40
10. 监事:MA Nguyen Thi Phuong Thuy
11.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诗歌是文字的艺术;诗歌的语言是审美语言。诗歌语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层面,其中语音尤为重要。“六八”是一种传统诗歌,源于民间,凝练于《桥故事》之中,并经东德本等现代诗人的演绎而焕发新生。
董德本精通传统诗歌,尤其擅长“六八诗”。他通过“六八诗”回归了故土本色,并巧妙地传承了人们熟知的柔和韵律。他不仅遵循传统和谐的韵律原则,更在此基础上拓展、打破常规,创造出一种不拘泥于形式的全新和谐。他既传承了传统,又进行了创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韵律。
董德本的诗歌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信息,因此他的读者往往非常着迷。他运用修辞手法和独特的意象,以及丰富的多样性,赋予“六块”以意义。通过修辞手法,诗人向读者传递了审美信息,反映了情感的起伏跌宕,以及对人生的沉思。他的诗歌语言简洁亲切,却能让我们与存在的本质和人生的种种问题产生共鸣。此外,语言中不寻常的现象也为他的诗歌增添了独特的个性。
12. 实际适用性(如有):
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本文有助于读者了解董德本对“陆八”诗歌创新所作出的贡献。此外,我们确信“陆八”诗歌将由董德本及其后辈诗人继续发展和传承。
13. 如有需要,可进一步探讨以下研究方向:
继续分阶段研究、分析越南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义创造方法。
14.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无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