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ĐA:针对表现出身份认同危机迹象的女性客户的抑郁症状进行干预以缓解其症状

2025年11月6日,星期四,03:20

硕士项目信息

1. 学生姓名:PHAM THI MAI LINH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2001年11月25日

4. 出生地:清化

5. 2023年12月29日第5626/QD-XHNV号学生资格认定决定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校长

6. 培训流程的变化:否。

7. 项目名称:针对表现出身份认同危机迹象的女性客户的抑郁症状进行干预以缓解其症状

8. 专业:应用临床心理学 代码:8310402

9. 科学指导教师:

讲师 1:阮氏英秋博士 -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心理系。

导师 2:阮幸莲博士 - 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心理系,河内。

10. 项目成果总结:

在这个项目中,学生展示了针对一位因身份认同危机而出现抑郁症状的来访者的完整心理干预过程,包括16次治疗疗程和干预后的随访期。治疗前后的评估均采用已在越南标准化和调整的临床工具进行,结果显示,该来访者在干预前患有中度抑郁症。

治疗后,来访者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均有所改善:抑郁症状显著减轻;自尊、沟通技巧和自我认知均有所提升。来访者更积极地表达情感,懂得设定个人界限,悲伤、焦虑和消极想法也减少了。来访者开始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个人优势和个人发展方向。此外,来访者不再像以前那样孤僻,而是继续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例如加入俱乐部、外出、与朋友聚会。

贝克抑郁量表和DASS量表的结果显示,抑郁评分显著降低,表明病情有所好转。认知行为疗法(CBT)被证实适用于此案例,并能有效帮助患者转变看待问题的角度,培养积极思维,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治疗关系建立在信任、开放和合作的基础上,这极大地促进了干预的有效性。

11. 实际应用性:在学校和大学环境中,为学生在价值观形成、职业选择和个人身份发展阶段提供支持。

1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比较 CBT 与其他疗法的有效性。

13. 与本项目相关的已发表作品:无。

项目信息

1. 姓名:PHAM THI MAI LINH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2001年11月25日 4. 出生地:清化省

5. 录取决定编号:5626/QD-XHNV,日期为2023年12月29日,由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签发。

6. 学术流程的变化:无。

7. 正式项目名称:对出现身份认同危机迹象的女性客户进行心理干预以缓解其抑郁症状。

8. 专业:应用临床心理学 9. 代码:8310402

10. 主管:

导师 1:阮氏英秋博士 –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心理系。

导师 2:阮幸莲博士 – 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心理系,河内。

11. 项目研究结果总结:

在这个项目中,学生展示了针对一位因身份认同危机而出现抑郁症状的女性来访者的完整心理干预过程。干预包括16次治疗疗程和一个后续随访阶段。在越南,我们使用标准化且经文化调适的临床工具对来访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评估,结果表明,该来访者在干预前患有中度抑郁症。

经过治疗,来访者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均有显著改善:抑郁症状明显减轻;自信心、沟通技巧和自我意识均有所提高。来访者更加积极主动地表达情绪,设定个人界限,并减少了悲伤、焦虑和消极想法。她也开始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优势和人生方向。此外,来访者不再像以前那样封闭自己,而是积极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例如加入俱乐部、外出和与朋友社交。

贝克抑郁量表(BDI)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的得分均显著下降,表明病情取得了积极进展。认知行为疗法(CBT)适用于此案例,并取得了显著疗效,帮助患者重塑视角、建立积极思维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建立在信任、开放和合作基础上的治疗关系,在干预的成功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实际应用性: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用于支持大学生在学校和高等教育环境中形成个人价值观、职业选择和身份认同的过程。

1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于比较 CBT 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14. 项目相关出版物:无。

该文章的总评分为:0 分(满分 5 分)

点击为文章评分
您尚未使用过该网站。点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