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息“汉语中动作+运动+目标中心谓词的调查(与越南语比较)”由越南越南语教育学院语言学专业黄花显教授撰写。1. 学生姓名:Hoang Hoa Hien(黄华贤) 2. 性别:男 3. 出生日期:1981年7月12日 4. 出生地:中国广西 5. 社会人文大学校长于2007年11月2日签发的学生认可决定第2551/2007号。 6. 训练过程的变化:无 7. 论文题目:汉语动作+移动+目的动词组动词调查(与越南语比较) 8. 专业:语言学 9. 代码:60 22 01 10. 科研导师:副教授、理学博士。阮文孝 11. 论文结果概述: 现代汉语动词系统中有很多指向对象的动词,而且使用频率很高。谓词最重要的作用是和它的论元组成谓词词,谓词词就是句子的谓语。可见,以目标为中心的移动动词在汉语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主体语言中成分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是中心谓语——目标移动谓语与从属成分之间的主从关系。基于这三种主要关系,我们将论文分为以下几章:论文第一章:概述了汉语和越南语中谓语、谓语短语动词、动作谓语(+动作)(+目的)的研究情况。基于这些研究,作者对汉语中以典型的移目谓语为中心的语音谓语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筛选和总结,其一般模式为:前置修饰语+Vtt+Bt+后置修饰语其中,Vtt为中心谓语,这里只介绍移目谓语; Bt——空间修饰语,表示移动的目标,是包含以目标为中心的移动动词的谓语框架中的必备成分。论文第二章在明确汉语以目标为中心移动动词结构中的必选成分和可选成分——补语和副词概念的基础上,对以目标为中心移动动词结构中的补语和副词的类型,从可组合性、助动词与中心词的语义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描述,并与越南语进行了比较。在论文的第三章中,作者重点选取并考察了汉语包含目标中心移动动词的音系动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25个副词;根据语义将这25个副词分成小组,然后举例并分析它们与越南语中相应副词的异同。我们还考察了汉语中几组具有相容中心谓语的不同副词组的内部组合能力,以分析、解释和区分汉语中容易混淆的副词,希望越南汉语学习者避免不必要的错误。通过本论文,希望汉语和越南语的学习者能够对汉语和越南语中的谓语、词汇谓语、以目的为中心的移动谓语、含有以目的为中心的移动谓语的词汇谓语等概念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由此,找出两种语言在语义和语法上的异同,并将这些知识流畅地运用到交流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12. 实际应用性(如果有的话) 作为越南语教师,我们也在努力总结汉语和越南语在很多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正在关注汉语和越南语谓语、汉语音素和越南语音素之间的差异,特别是汉语和越南语中以目标为中心的移动谓语的音素之间的差异。从这些研究指出的差异和比较来看,如果说话者在用外语(越南语对汉语或汉语对越南语)交流的过程中稍加注意,我们相信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受母语影响而产生的不必要的语言错误。这对于学习越南语的中国学生以及中越两国同行共同教学、编写越南语实用教材都有很大的帮助。 13. 未来研究方向我们将在未来的教学或研究中继续研究以目标为中心的移动谓词。
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姓名:黄华先 2. 性别:男 3. 出生日期:1981年7月12日 4. 出生地:中国广西 5. 决定招收学生人数为2551/2007 级,由社会人文大学校长于2007年11月2日公布。 6. 学习过程中的变化 No.7. 论文主题: 汉语和越南语中预测短语与动作(+移动)(+客观)预测词 - 中心预测词的比较。 8.专业:语言学 9.专业代码:60 22 01 10.指导老师:A.Prof.阮文孝博士 11. 论文摘要 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有很多表示动作(+移动) (+目的) 的词,这些词使用得非常频繁。谓语的最重要作用是和它的补语一起构成谓语短语,成为句子的谓语。不难看出,以动作(+移动)(+客观)为中心预测词的表语短语在汉语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短语要素间的意义—语法关系,是中心谓词—动作(+移动)谓词—补充谓词之间的主辅关系。基于这三种主要关系,我们将论文分为以下几章:论文第一章:概述汉语和越南语中谓语、谓语短语、动词(+移动) (+宾语)的研究情况。笔者在此基础上,对汉语中典型的做事(+移动)(+目的)中心谓词的种类进行了研究、分析,筛选并总结出如下一般模型: 前面补充 + Vtt + Bt + 后面补充 前面补充 + 中心谓词 + 补语 + 后面补充 其中,这里的中心谓词是做事(+移动)(+目的)的谓词,补语是说明移动的处所、目标,是谓词短语中的必备因素,中心谓词是可变谓词。本文第二章在界定汉语动(+动)(+宾)谓语结构中的必补语和非必补语——“补语”和“前缀”的基础上,结合越南语的对比,对动(+动)(+宾)谓语结构中的补语种类及“前缀”进行了分类、描述,并分析了补语的结合能力、补语与主语的关系等。第三章重点选取并研究了汉语中在以动词(+动)(+物)为预测因子的预测短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26个补语——中心预测因子;根据语义将这26个补语分成更小的组别,然后举例说明,分析它们与越南语中相关补语的异同。我们还研究了几个不同的补语组与短语中相关的中心预测词之间内部组合的可能性,以分析、解释、区分汉语中容易被误解的补语,希望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避免此类错误。通过本文,我们希望汉语和越南语研究者有机会对汉语和越南语中的谓语、表语短语、动词(+动)(宾语)、带动词(+动)(+宾语)的谓语短语——中心谓语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定义;从中总结出两种语言在意义和语法上的异同,然后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流利的交流,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12. 现实中应用的可能性 作为越南语教师,我们现在尽力总结汉语和越南语在很多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也着重研究汉语和越南语中的谓语、谓语短语之间的区别,特别是汉语和越南语中带有动作(+移动) (+宾语)谓语的谓语短语——中心谓语。正是从这种差异出发,我们在本研究中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在用外语(中国人用越南语,越南人用汉语)进行交流时,如果交流者稍加注意,我们相信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受母语影响而产生的无意义的语言错误。这对于中国学生学习越南语,以及中越两国同行在教学中编写越南语实用教学教材具有十分实用的指导意义。 13.后续研究方向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或学习过程中继续研究具有中心变量谓语的谓语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