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生姓名:TRIEU MINH HAI 2. 性别:男
3.出生日期:1982年2月24日
4.出生地:河内
5.关于承认学生的决定编号: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2021年12月28日颁布的第2948/2021//QD-XHNV号决定
6. 培训流程是否有变化:否
7. 论文题目:小津安二郎电影语言中的日本木版画艺术
8. 专业:电影电视理论、历史;代码: 8210232.01
9.科学顾问:副教授。 TS。 Phung Ngoc Kien,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0.论文成果总结:
木版画(浮世绘,Ukiyo-e)是日本绘画的一种独特流派,以诗意和多面的方式表达了江户市民的短暂世界。浮世绘也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影响了其他日本艺术形式,甚至世界绘画。本论文选择研究浮世绘对其他艺术形式(电影)的影响,为研究艺术形式之间的审美互动——现代艺术的普遍趋势——贡献一份“声音”。通过研究过程,论文指出了浮世绘对小津安二郎导演电影的影响;阐明了他如何从一种方法到另一种方法(从视觉美学到视听美学)继承、转移和“延伸”传统。
小津的电影通过人物和时空体系,清晰地表达了短暂性和对时代的质疑精神。小津电影中的人物不仅是生活在世间、过着日常活动的人,而且也陷入了时代新的循环之中。影片中的时空展现了传统与现代景观的转换,从与自然的共融到封闭空间的侵蚀。
浮世绘也影响了小津的电影语言,帮助他创造“残像”,以表达深刻的“残像”。小津电影的场景描绘了世界的动荡;拍摄以与低地平线平行的静态摄像机角度的“准则”来破坏电影(和绘画)中先前存在的惯例;编辑会创建一个类似于并列图片的静态序列。
由此可见,小津的电影美学就是浮世绘美学。小津几乎把浮世绘的整个表现方式都融入到自己的电影中。一方面,这可以看作是他对日本文化潮流中既有传统(表现方式)的探寻与延伸。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小津电影中的“日本气质”来自于浮世绘。小津利用从每一次“静态”表达(类似浮世绘)中获得的“残像”,创造出“余像”,即每部影片结束后留下的余音。而小津的目标不仅仅是寻求回归200多年来逐渐被现代化侵蚀的文化传统;同时也表达了新时代来临之前日本正在强烈发生的从景观到“心态”的转变。这也是对短暂易逝、永不复返的世界的痛苦和怀念。
11.实际应用:
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作为分析视觉在电影作品或视觉艺术的构图、舞台、剪辑、拍摄等方面的作用的基础。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艺术形式间的审美交流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
(如有,请按时间顺序列出项目)
硕士论文信息
1. 全名:TRIEU MINH HAI 2. 性别:男
3.出生日期:1982年2月24日
4.出生地:河内
5. 录取决定编号:2948/2021/QD-XHNV 日期:2021年12月28日
6. 学术流程变化:无
7. 论文题目:小津安二郎电影语言中的日本木版画艺术
8. 专业:影视研究
9.代码:8210232.01
10. 指导教师: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副教授、博士 Phung Ngoc Kien
11.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木版画(浮世绘,Ukiyo-e)是日本绘画的一种独特流派,以诗意和多面的方式描绘了江户市民的富裕境界。浮世绘也留下了它的印记,影响到了日本其他艺术形式,甚至世界绘画。本论文选择研究浮世绘对其他艺术形式(电影)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研究艺术形式之间的审美互动中贡献“声音”——一种趋势。在现代艺术中很常见。通过研究过程,论文展现了浮世绘对小津安二郎导演电影的影响;阐明了他如何继承、转变和“延伸”传统从一种模式到另一种模式(从视觉到视听)。
小津的电影通过人物体系和时空,鲜明地展现出至上主义精神和对时代的质疑。小津电影中的人物不仅是适合日常生活的人,而且还陷入了时代新潮流之中。影片中的时空展现了传统与现代景观的转换,从对自然的同情到对封闭空间的入侵。
浮世绘也影响了小津的电影语言,帮助他创造“残像”来表达他深沉的“余辉”。小津电影里的场景描绘的是混乱的局面;通过拍摄来揭穿电影(和绘画)中现有的惯例,即低水平平行静态摄像机角度的“座右铭”;编辑会创建一个静态序列,就像并排堆叠图片一样。
由此可见,小津电影的美学就是浮世绘的美学。小津几乎把浮世绘里的所有表情都融入到自己的电影中。一方面,这可以看作是他在自己的日本文化流变中对既有传统(表现形式)的探寻与延续。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小津电影中的“日本气质”来自于浮世绘。小津利用一切“静坐”的表达方式(类似浮世绘)所得到的“残像”,创造出每部影片结束后所残留的“余晖”。而小津的目标不仅在于寻找200多年来逐渐被现代化侵蚀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之前日本正在发生的从风景到“情绪”的强烈转变。这也是痛苦,是对转瞬即逝、无法重来的尘世的怀念。
12. 实际适用性(如果有):
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作为分析视觉在电影或视觉艺术作品的构图、布景、剪辑、拍摄等方面的作用的基础。
13. 未来研究方向:艺术形式间的审美干扰
14. 论文相关发表成果:................................................................................................
(按时间顺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