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V:《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异化问题

2012年3月4日星期日 11:35
论文信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问题”由越南历史和文化部高级研究员张氏金莺(Truong Thi Kim Oanh)撰写,主修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
论文信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问题”由越南历史和文化部高级研究员张氏金莺(Truong Thi Kim Oanh)撰写,主修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学生全名:Truong Thi Kim Oanh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3 年 8 月 23 日 出生地:蓝山 - 清勉 - 海阳省 学生认可决定编号 2551/2007/QD-XHNV-KH&SĐH,由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人文大学校长于 2007 年 11 月 2 日签发 + 培养过程的变化:在社会科学人文大学哲学系培养过程中,由于健康状况,我提交了申请,将我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推迟到 2011 年 12 月。 + 论文主题:《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问题 专业: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编号:60.22.80 + 导师:阮氏清玄博士 - 人文社会科学大学哲学系讲师 + 论文研究成果概述:目前,关于马克思异化和异化劳动概念的研究著作很多,但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异化概念的著作却很少。目前,关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概念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论文层面。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异化的概念》一文深入研究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异化的概念体系,有助于肯定马克思学说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同时对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及其当代意义提出自己的见解。具体而言,阐明了马克思劳动异化概念产生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分析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异化的表现形式、原因以及克服途径的概念;从而初步指出了该概念对于在越南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认识劳动异化现象的意义。从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出发,可以肯定我国存在着劳动异化现象。这种现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我国当前发展多部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仍然存在,因此一定程度的剥削和不平等仍然存在。然而,我国劳动力异化现象并非普遍现象,而是转型时期特有的现象。我们相信越南正在建设的社会制度的优良性,即一个旨在消除一切人类异化现象、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社会。

硕士论文信息

+ 学生姓名:Truong Thi Kim Oanh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3年8月23日 出生地:蓝山-清勉-海阳 决定承认学生编号 2551/2007/QD-XHNV-KH&SĐH 日期 2007年11月2日 来自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 + 培养过程的变化:在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哲学系培养过程中,由于我的健康状况,我申请将硕士论文延期至2011年12月。 + 论文题目:1844年著作《劳动衰退》中的哲学经济草案 + 专业:马克思主义 - 列宁主义哲学。代码:602280 + 科学指导老师:阮氏清玄博士 -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哲学系讲师 + 论文成果总结:目前对马克思关于衰退和劳动衰退概念的研究很多。然而,深入系统地研究和阐述马克思劳动衰退概念的著作却很少。在对马克思1844年著作《哲学经济学手稿》中关于劳动衰退概念的研究中,主要进行了论文写作。这篇关于马克思1844年著作《哲学经济学手稿》中劳动衰退概念的论文,深入研究了马克思1844年著作《哲学经济学手稿》中关于劳动衰退的概念体系,肯定了马克思理论对当代的价值贡献,并对马克思劳动衰退理论及其当前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具体阐明了引入马克思关于劳动衰退概念的事实和概念基础;分析了马克思1844年著作《哲学经济学草案》中关于衰退的表现形式、原因和解决途径的概念,并从中首次指出了在当今越南市场劳动经济条件下实现衰退概念的意义。马克思的劳动衰退理论可以证实我国劳动衰退是真实存在的。劳动衰退在当今我国多因素经济发展中都有所体现,私营经济、外商投资依然存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剥削和不平等现象。但是,我国劳动衰退现象并不普遍,而是转型时期的一个特征。我们相信越南社会制度的优良性质,即建设一个以消除衰退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社会。

作者:行政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 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