Đào tạo

TTLV:陀思妥耶夫斯基短篇小说和小说中的存在主义主题(《地下室手记》、《罪与罚》)

星期四 - 2016年6月9日 00:46

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姓名:阮氏秋江                           

2.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87年10月28日

4.出生地:清化

5.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校长 2013 年 12 月 30 日第 2998/2013/QD-XHNV-SDH 号关于承认研究生的决定。

6. 培训流程是否有变化:否

7.论文题目名称:陀思妥耶夫斯基短篇小说和小说中的存在主义主题(地下室的笔记罪与罚

8. 专业:外国文学 代码:60.22.01.45

9. 科学指导老师:副教授范嘉兰,河内越南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文学学院。

10.论文成果总结:

在明确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存在主义哲学,特别是宗教存在主义哲学倾向的审美关系的基础上,考察陀思妥耶夫斯基两部属于连续创作体裁的作品中的存在主义主题:个人、社会、自由存在的意义:地下室的笔记(1864年)和小说《罪与罚》(1866年)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以下几点:

——关于个人问题:通过两部作品中人物的命运,陀思妥耶夫斯基警告了非理性的自私的个人主义、对一切无政府主义反抗的冷漠的危险。

- 关于社会: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对损害人类团结的自私个人主义,但作家也反对将所有个人和个性平等的世俗集体主义。不改变现有的社会关系,就不可能克服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隔阂状态。

- 关于人类存在的意义:对于个体失去意义的问题的回答,存在的意识只有通过与神的对话、交流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关于个人自由与责任:F.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对绝对自由,无视一切责任。据他说,宗教,尤其是东正教,能够帮助人们建立个人责任的“结构”体系。因此,宗教信仰之外的自由就会产生混乱和犯罪。

通过以上阐述,论文得出结论: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存在主义哲学家仅在于提出问题的方式上相似,而在于提出的解决人类存在问题的方法上有所不同。

11.实际应用:

为研究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无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无

 

硕士论文信息:

1. 全名:Nguyen Thi Thu Giang 2. 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87年10月28日 4.出生地点:清化

5. 录取决定编号:2998/2013/QD-XHNV-SDH(12月30日),2013 年,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

6. 学术流程变化:无

7. 论文题目: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和短篇小说中的存在主义主题(《地下室手记》《罪与罚》)

8. 专业:外国文学 代码:60.22.01.45

9. 主管:副主管。范嘉兰教授、博士生导师,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文学系。

10.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在确定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存在主义哲学,特别是宗教存在主义倾向的审美关系,考察存在主义主题的基础上:个人、社会、自由的意义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天衣无缝的两部作品、两个范畴中并存;他们的故事就是地下室手记 (1864) 和小说名为《罪与罚》 (1866年),论文阐述了以下理论观点:

- 关于个人问题:通过两部作品中人物的命运,F.陀思妥耶夫斯基警告了不合理的自私个人主义、对所有人漠不关心和无政府主义叛乱的危险。

- 关于社会: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对有损人类团结的自私个人主义,但作家也反对消灭每个个体和个性的世俗集体主义。如果不改变现行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隔阂就无法得到解决。

- 关于人类存在的意义:这是对于个人失去意义和存在感,只有通过与上帝的对话和沟通才能找到生命真谛的问题的回应。

- 关于个人的自由与责任: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对绝对的自由,逃避一切责任。他认为,宗教,尤其是正统宗教,能够帮助人们建立个人责任“结构”体系。因此,脱离宗教信仰的自由将会产生混乱和犯罪。

基于以上论述,本文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存在主义哲学家的相同之处在于问题的提出,不同之处在于对人类存在主义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11.实际适用性:

为文学领域的学生、学习者提供参考。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无

13. 论文相关发表成果:无

文章总评分为:0 分(共 0 条评论)

点击评价此文章

最新新闻

旧闻

[语言_移动]
您尚未使用本网站,单击此处保持登录状态。等待时间: 60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