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姓名:裴文利2.性别:男性
3.出生日期:1969年8月12日
4. 出生地: 南洪市、南萨县、海阳市
5. 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校长 2012 年 8 月 6 日第 1503/2012/QD-XHNV-SDH 号关于承认学生的决定
6. 培训流程是否有变化:否
7.论文题目名称:团体社会工作与干预帮助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以海阳市玉洲中学为例)。
8. 专业:社会工作
9.代码:60.90.01.01
10. 科学指导老师:副教授,Nguyen Thi Kim Hoa 博士越南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社会学系主任
11.论文成果总结:
话题:团体社会工作与干预帮助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以海阳市玉洲中学为例)旨在研究未成年人攻击行为的理论与实践,从而设计应用团体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干预和支持以减少这种负面行为的流程。
在理论层面,本研究厘清了行为障碍的基本问题,包括解释行为障碍的理论、行为障碍的概念、性质、分类等……同时,系统化了与团体社会干预措施相关的理论问题,概述了学校社会工作,以及关于青春期儿童的理论。
在实践方面,本研究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现状进行了部分评估,涵盖认知、表现形式、成因、后果、影响因素以及行为干预措施等方面。研究结果与研究假设一致,表明青少年行为问题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且行为的严重程度和危险性均呈上升趋势。学生攻击性行为、校园暴力或道德沦丧等问题给家庭、学校、社会,尤其是每天上学的青少年,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这表明,需要同时实施包括社会工作干预措施在内的多种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此类不良行为。
在阐述选择干预措施的原因并提出支持行为问题儿童的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对调查地区一组行为问题儿童进行了团体社会工作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干预和支持过程,儿童掌握了行为问题相关知识、生活技能、应对压力情境的技能,并经历了情绪放松、生命价值观、尊重、平和等练习,他们的意识、态度和行为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行为问题有所减少。
12.实际应用:
研究结果证明了社会工作,尤其是团体社会工作在干预青少年攻击行为方面的有效性。这为提出在学校中应用团体社会工作模式,有效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攻击行为和校园暴力问题提供了科学和实践依据。
13. 进一步研究方向:
基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我计划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建立针对学校中存在偏差行为的儿童,特别是存在攻击性行为的青少年的团体社会工作模型。
14.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无
硕士论文信息
1. 全名:裴文利2.性别:男性
3.出生日期:1969年8月12日。
4. 出生地:海阳省南萨县
5.录取决定编号:1503/2012/QD-XHNV-SĐH,由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 2012 年 8 月 6 日签发。
6. 学术流程变更:否
7. 论文正式题目:针对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的团体社会工作((以海阳市 Ngoc Chau 中学为例)。
8. 专业:社会工作
9.代码:60.90.01.01
10. 监事:副教授博士阮氏金花
河内越南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社会学学院
11.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研究主题:团体社会工作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介入性帮助(以海阳市玉州中学为例)
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理论与现状,从而提出将团体社会工作应用于干预性帮助以减少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方案。在理论上,本研究厘清了攻击行为的基本问题,包括攻击行为的解释、攻击行为的定义与分类。同时,本研究对团体社会工作解决方案中讨论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化,并对学校社会工作以及青少年相关理论进行了概括。
从实践层面来看,本研究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现状进行了部分分析,涵盖了认知、表现、成因、后果、影响和解决方案。研究结果与以下假设相符:攻击性行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且其发生频率和危险程度均呈上升趋势。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校园暴力和不良的道德风气对家庭、学校、社会,尤其是青少年自身,尤其是每天在校的学子,造成了负面影响。这表明,有必要采取综合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开展小组社会工作,以减少这些负面行为。
基于所提出的青少年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我们在目标区域开展了实验性小组社会工作,帮助了一批存在攻击行为的当地儿童。干预后的儿童掌握了攻击行为的相关知识、生活技能、应对紧张情境的技巧,并进行了放松练习,懂得了生命与和平的价值观等,他们的意识、态度、行为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攻击行为有所减少。
12.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研究结果普遍认可了团体社会工作,特别是团体社会工作在青少年攻击行为介入性帮助中的有效性,为提出将团体社会工作模式引入学校,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攻击行为及校园暴力问题提供了科学和实践依据。
13. 未来学习意向
从研究结果来看,我们计划在未来进一步研究,建立和完善针对社会上和学校中存在攻击行为的青少年的团体社会工作模式和介入帮助。
14. 论文相关出版物:无
最新新闻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