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越南历史专业越南历史文化学院阮氏清教授的论文“关于河内升龙居民生活的某些方面(通过对碑文的调查)”的信息。1. 学生姓名:Nguyen Thi Thanh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73年10月24日 4. 出生地:桂武县北宁市 5. 学生认定决定号:2551/2007/QD-XHNV-KH&SĐH,由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校长于2007年11月2日签发 6. 培养过程中是否有变动:无 7. 论文题目:《论河内升龙市民生活的某些方面(通过碑刻调查)》 8. 专业:越南史 9. 邮编:60 22 54 10. 科研导师:武文君副教授11. 论文成果总结:通过对寿昌、永顺两县(相当于现还剑、二征夫人、同多、巴亭、西湖、纸桥县)范围内升龙-河内碑林体系的全面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升龙-河内是越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体系,遗迹种类繁多,保存着黎忠兴至阮朝时期大量的碑林。——升龙-河内碑林的年代较晚,反映升龙文化生活、信仰和风俗习惯的碑林数量较多,且比其他类型碑林更具代表性。从祭祀忌辰、选立皇后到祭祀神明、祭祀祖先、祭祀历史人物等习俗,都有相当详细的碑刻记载,体现了人们对神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在调查的碑刻体系中忌辰数量较多,尤其是阮朝,是忌辰发展的鼎盛时期,数量超过其他时期。祭祀忌辰的习俗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需要,深深植根于城市阶层的思想和潜意识中,成为河内乃至全国的流行习俗。- 升龙的教育和科举- 河内通过文庙升龙碑刻体系和地方文献进行了记录。文庙碑除了反映全国教育的总体情况外,还能通过科举考试、通过人数、与全国的比较水平、被视为升龙人的人数等,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评价升龙的科举和教育。河内古街各行各业祖先祭祀遗址的碑文记录了升龙-河内的经济和贸易情况。记录手工艺的碑文不多,这确实是重要的史料来源,如今在河内古街仅存的几块碑文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强的背景下正在逐渐消失。升龙-河内城市阶层在建设、修复文物、修建道路、架设桥梁等公共活动中的贡献也通过碑文记录下来,值得我们从升龙-河内各个时期的经济角度予以肯定和评价。通过每块石碑上有关钱币和田地的记载内容,我们了解到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差异,以及随着历史进程土地私有制的状况。会馆石碑上出现的中国人,让我们看到他们组织贸易的方式远远超出了当地民族的规模和水平,而这群人的经济为19世纪升龙-河内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12. 应用价值:可作为研究和教学首都河内历史文化的资料。根据标准分类,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通过石碑的记载了解升龙-河内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生活。1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无 14.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14.1新开公堂供奉的神祇 - 刊载于历史 - 古城区及还剑湖周围的文化遗迹,河内出版社,2002。14.2. 河尾公堂及漆器街 - 刊载于历史 - 古城区及还剑湖周围的文化遗迹,河内出版社,2002。14.3. 同乐公堂 - 刊载于历史 - 古城区及还剑湖周围的文化遗迹,河内出版社,2002。14.4. 德园寺 - 刊载于历史 - 二征夫人郡文化遗迹,文化信息出版社,2003。14.5.河内蓝山起义遗迹(合著)——纪念东关解放、黎朝建立58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河内出版社,2008年。14.6. 博克寺遗迹群——东达墩——刊载于《探寻越南文化遗产——升龙——河内》一书,文化信息出版社,河内,2002年。
硕士论文信息
1. 姓名:阮氏清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73年10月24日 4. 出生地:桂武县 – 北宁省 5. 录取决定号:2551/2007/QD-XHNV-KH&SDH,由河内国家大学越南历史学院院长签署,签署日期:2007年11月2日 6. 学业变更:否 7. 毕业论文题目:《关于升龙王朝河内时期生活的某些方面(通过测量石碑)》 8. 专业:越南历史 9. 邮编:60 22 54 10. 导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文君11.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通过对寿昌县和永顺县(相当于现在的还剑县、二征夫人县、巴亭县、西湖县、纸桥县)升龙-河内石碑系统的全面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升龙-河内是越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拥有密集的文化遗产体系,遗迹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碑文浩大,可追溯到黎忠兴至阮朝时期。- 升龙-河内石碑的年代比其他省份晚。反映升龙地区文化生活、信仰和习俗的石碑数量最多,且比其他地区更为突出。石碑上保留着周年纪念、对神灵崇拜的偏爱、祭祀队伍的训练,祭祀人物通过详细的石碑记录历史,充分表达了人们对神的虔诚和感激之情。 - 在考察的墓志铭制度中,周年献碑石数量众多,尤其阮朝是周年献碑石发展的巅峰时期,其数量远超其他时期。周年献碑已成为人们思想和潜意识中不可或缺的习惯,在河内乃至全国都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文庙内的石碑和升龙地方文献记载了河内升龙的教育、博士考试情况。文庙的石碑不仅反映了全国教育的总体情况,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评估升龙科举的质量、人数、与全国的比较、谁是升龙人等。- 河内古街教堂遗址内的石碑记载了升龙的经济贸易状况。记录手工艺的石碑种类不多,这是真正重要的历史资源,在河内古城中仅存的为数不多的石碑如今在日益强大的城市化背景下逐渐模糊。 - 通过石碑可以认识到城市精英阶层对升龙-河内所做的贡献,这些贡献体现在建筑、修复古迹、道路、桥梁等活动中,非常值得我们认识和评价升龙-河内的历史经济面貌。 - 通过每块石碑上货币的记载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及历史进程中土地所有制的状况。 - 会馆碑文中出现的中国人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们的贸易组织在规模和水平上远远超过当地居民和经济部门,这使得升龙-河内在十九世纪更加繁荣。 12.实用性:可用作研究和教授河内历史文化的资料。从按标准分类来看,内容通过石碑文献类型的记录,向我们展现了升龙-河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13. 是否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还没有。 14. 相关论文出版: - 新开公馆供奉的神灵 - 载于《还剑湖及古城区的历史文化古迹》,河内出版社,2002 年。 - 哈维公馆和油漆工作和街道 - 载于《还剑湖及古城区的历史文化古迹》,河内出版社,2002 年。 - 同乐公馆 - 载于《还剑湖及古城区的历史文化古迹》,河内出版社,2002 年。 - 德园寺 - 载于《二征夫人郡文化史》,文化信息出版社,2003 年。 - 河内蓝山起义古迹(书面) - 庆祝东莞解放580周年和黎朝建立科学会议论文集,河内出版社,2008 年。 - 博克寺-东大土墩遗址书籍《探寻越南文化遗产 - 升龙 - 河内》,文化信息出版社,河内,200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