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信息“韩语和越南语动词短语的比较结构”,作者是 HVCH Nguyen Thi Thanh Hoa,亚洲研究专业。1. 学生姓名:Nguyen Thi Thanh Hoa 2. 性别:女 3. 出生日期:1982年8月25日 4. 出生地:北江省北江市 5. 学生认定决定号:2551/QD/XHNV-KH SDH,2007年11月2日,越南国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学校长签发 6. 培养过程是否有变化:无 7. 论文题目:韩语和越南语动词短语结构的比较与对比 8. 专业:亚洲研究;代码:603150 9.科学顾问:副教授。 TS。 Trinh Cam Lan——河内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语言学系副主任。 10. 论文结果总结:动词短语(也称动词)是一种有主次之分的短语,其中中心成分是动词,而次要成分则为中心成分增添方式、程度、时间、地点等意义。越南语动词中,主要成分居中,次要成分分布在主要成分的前面(通常是副词)和后面(通常是实词)的两侧。在韩语动词中,主要成分总是放在最后,所有类型的从属成分都放在主要成分之前。韩语和越南语的动词短语除了语序上的差异外,在时态、语气等表达意义的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我们选择“韩语和越南语动词短语结构的比较与对比”这个题目,就是为了找出韩语和越南语动词短语在结构和表达意义的方式上的异同,从而方便两种语言的教学和学习。本研究主要从结构形式、表达语法意义的方式、时态、情态等方面对韩语和越南语动词短语的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研究采用的方法如下:采用成分分析法,以韩语和越南语动词短语的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比较法用于在一般结构层面上比较两种语言动词短语的特点。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 理论基础 第二章 韩语和越南语动词的结构 第三章 韩语和越南语动词语序的比较分析 本研究旨在找出韩语和越南语动词短语在总体结构、语法意义表达方式、时态、情态等方面的异同,为韩语教学提供帮助,并寻找接近韩语母语人士思维和表达方式的方法。此外,本研究也为后续的语法研究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硕士论文信息
1. 全名: Nguyen Thi Thanh Hoa 2. 性别: 女 3. 出生日期: 1982 年 8 月 25 日 4. 出生地: 北江市 5. 录取决定编号: 2551/ QD/ XHNV-KH & SĐH 日期: 2007 年 11 月 2 日 6. 学业变更: 无 7. 正式论文题目: “韩语和越南语短语动词比较” 8. 专业: 亚洲 9. 代码: 603150 10. 指导老师: Prof. Dr. Trinh Cam Lan 11. 论文研究结果摘要: 动词短语是一种主要 - 从属短语,其中主要成分是动词,从属成分具有补充方式、级别、时间、地点等意义的功能。越南语动词短语中,主要成分位于短语的中心,从属成分位于短语之前(通常是副词)和之后(通常是实词)。在韩语动词短语中,主要成分总是位于最后,所有从属成分都位于主要成分之前。韩语和越南语的动词短语除了语序上的差异外,在表达时间、情态、状态等意义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我们选择“韩语和越南语动词短语结构的比较”这个题目,是为了找出韩语和越南语动词短语在结构和表达意义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更好地为这两种语言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帮助。我们的研究重点是从结构、表达语法意义的方式、时间、情态、状态等方面分析、比较韩语和越南语的动词短语。研究使用以下一些方法:成分分析:用于分析韩语和越南语动词短语的结构——研究对象比较:用于比较两种语言动词短语的共同结构特征。除前言和结论部分外,本论文分为以下三章: 第一章:理论基础/方法论 第二章:韩语和越南语动词短语的结构 第三章:韩语和越南语动词短语的语序分析与比较 本研究旨在找出韩语和越南语动词短语在共同结构、表达语法意义、时间、情态、状态等方面的异同,从而更好地进行韩语教学和学习,帮助学生接近母语人士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此外,本研究也为后续的语法研究奠定了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