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全名:宋蓬宝洛佩特
2. 性别:男
3. 出生日期:1981年1月26日
4. 出生地:泰国
5. 2016 年 8 月 18 日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关于承认研究生资格的第 2808/2016/QD-XHNV-SDH 号决定。
6. 培训流程变更:否
7. 论文题目名称:对越南语和泰语中与动物相关的习语进行初步研究
8. 专业:越南研究 代码:60.22.01.13
9. 科学指导教师:裴维阳博士– 越南研究学院 – 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10.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这篇题为“越南语和泰语中表示动物的习语的初步研究”的论文旨在实现以下三个目的:
首先,学习越南语和泰语中与动物相关的成语的结构形式。
其次,分析越南语和泰语成语中出现的一些动物的语义、象征意义、相似之处和象征细微差别。
第三,通过越南语和泰语中与动物相关的成语,研究和解释越南文化和泰国文化之间的异同。
基于论文的上述目的,通过研究过程,我们得出以下结果:
- 带有动物元素的成语在越南成语中占有重要地位:共有 721 个成语使用了 129 种动物名称(包括鸟类和鱼类),而泰语中有 666 个成语使用了 99 种动物名称(包括鸟类和鱼类)。
- 我们从 4 类动物(家畜、野生动物、昆虫、虫子和想象中的动物)中选取了 10 种典型动物,并根据越南语和泰语中带有动物元素的成语中每种动物的象征意义,发现了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这取决于两国人民的感受、思想和个人概念。
越南语和泰语中带有动物元素的习语揭示了越南和泰国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的诸多有趣特征。通过这些习语,我们可以部分了解这两个民族的饮食、生活方式、交通工具、职业、游戏、娱乐、历史故事、传说以及行为习惯等特点。
通过具体而详细的分析,我们将越南和泰国文化置于一个参照框架中,以了解二者之间的异同;同时,我们也从地理位置、国家历史以及两国融合与文化交流过程等诸多方面解释了二者的异同。
11. 实际应用: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实际上将是一个数据库,有助于越南语和泰语成语的教学和学习。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无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作品:无
硕士论文相关信息
1. 全名:宋蓬·宝洛佩特 2. 性别:男
3. 出生日期:1981年1月26日 4. 出生地:泰国
5. 录取决定编号:2808/2016/QD-XHNV-SĐH,日期为 2016 年 8 月 18 日,由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院长签发。
6. 学术流程变更:否
7. 正式论文题目:越南语和泰语中含动物元素的习语的初步研究
8. 专业:越南语 学习代码:60.22.01.13
9. 导师:裴维阳博士 – 河内国家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越南语研究系
10.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
这篇题为“越南语和泰语中含动物元素的习语的初步研究”的论文旨在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首先,研究越南语和泰语中含有动物元素的习语的不同结构。
其次,分析越南语和泰语成语中提到的一些动物的词义、象征意义、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第三,通过越南语和泰语中带有动物元素的习语,研究并解释越南和泰国文化的异同。
基于上述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学习,我们总结出以下结果:
- 越南语成语中,以动物为元素的成语占据重要地位:有 721 个成语,涉及 129 种动物(包括不同种类的鸟和鱼);泰语中有 666 个成语,涉及 99 种动物(包括不同种类的鸟和鱼)。
- 我们选取了 10 种动物,分别代表宠物、野生动物、昆虫和想象中的动物这 4 类动物,发现越南语和泰语中带有动物元素的成语,在象征意义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取决于每个国家特定的情感、思维和概念。
越南语和泰语中带有动物元素的习语揭示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许多有趣的特征。通过这些习语,我们可以部分了解两国人民的饮食、生活方式、交通工具、职业、游戏、娱乐、历史故事、传说以及行为差异。
通过详细的分析,我们对越南和泰国两种文化进行了比较,以找出两国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差异;同时,从地理位置、国家历史到两国一体化进程等诸多方面解释了两国文化的异同。
11. 实际应用性:
本论文实际上为越南语和泰语成语的教与学提供了数据基础。
12. 是否有其他学习方向:否
13. 与论文相关的出版物:无
最新消息
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