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信息
1. 学生姓名:陆婷 2. 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98年6月25日 4.出生地点:中国广西
5.河内国立大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院校长 2024 年 1 月 5 日第 190/QD/XHNV 号学生认可决定。
6. 培训流程是否有变化:否
7. 论文题目:汉语和越南语中“face”一词的概念隐义
8.专业:语言学、越南语和越南研究学院 代码:8229020.01
9. 科学顾问:范氏水红
10.论文成果总结:本文以汉语和越南语中的“面”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和比较汉语和越南语中含有“面”元素的词语和短语,从而找出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分析和总结汉越两国人民的思维特点、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人文情感等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中越文化关系以及汉语对越南语的影响。
11.实际应用:本研究不仅从认知语言学视角阐明了高频身体意象词“面”在汉越语中的隐喻投射机制,而且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一方面,研究成果为对外汉语和越南语教学提供了生动形象、文化贴近的意义模型,帮助学习者提高理解成语和跨文化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该研究也为汉越翻译实践中的隐喻翻译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减少文化偏见和误译。
1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系统考察汉语中与“面”字结构相关的同源词,如“头”、“眼”、“口”等,分析其在荣誉、认知、情感、空间等不同语义场中的隐喻机制,从而拓展对汉语隐喻体系的全面理解。
- 深入研究“面子”在网络语言、媒体话语和政治语言中的新隐喻用法。
- 将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二语教学,通过“身体意识+文化语境”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适合越南学生的汉语教学方案。
13. 与论文相关的已发表著作: 不是
硕士论文信息
1.姓名:陆婷 2.性别:女
3.出生日期:1998年6月25日 4.出生地点:中国广西省
5. 录取决定编号 190/QD/XHNV,日期:2024 年 1 月 5 日
6. 学术流程变化:无
7. 论文题目:汉语和越南语中“面”的概念隐喻
8.专业:语言学、越南语与越南学学院 9.课程代码:8229020.01
10. 监事:范氏水红
11. 论文研究结果总结:本研究以汉语的“面”(miàn)和越南语的“face”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和比较汉语中含有“面”的词语和短语,以及越南语中含有“face”的词语和短语,探究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总结汉越两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风俗习惯、情感等文化特征,探讨中越文化关系以及汉语对越南语的影响。
12. 实践应用:本研究不仅从认知语言学视角阐明了高频身体词素“面”在汉越语中的隐喻映射机制,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一方面,本研究结果为汉语和越南语作为对外语言的教学提供了生动形象、富有文化底蕴的意义模型,有助于学习者提升对成语及其跨文化表达的理解。另一方面,本研究也为汉越翻译实践中隐喻的翻译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减少文化错配和语义扭曲。
1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系统考察汉语中与“面”相关的同源词,例如“头”、“眼”、“口”等,分析其在荣誉、认知、情感、空间等不同语义域中的隐喻机制,更全面地理解汉语的隐喻体系。
- 更深入地探索网络语言、媒体话语和政治语言中“面子”的新颖隐喻用法。
- 将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第二语言教学,通过“具身认知+文化语境”的融合,设计适合越南学生的汉语教学方案。
14. 论文相关发表成果:无
作者:培训与发展部
最新新闻
旧闻